近来接触旅游景点和旅游宣传,很纳闷不少地方隐去自己的本名而攀附某些洋名称,本来好端端、很有特色的地方非要起一个别名,如将海南岛的三亚和福建的东山岛称为“东方夏威夷”,苏州称为“东方威尼斯”,新疆的哈纳斯地区称为“东方瑞士”等等,似乎成为一种时髦。
一般地说,这种以西喻东的比喻是可以的,口上说说亦是可以的,因为任何比喻不可能绝对准确。但我们的某些人却堂而皇之地将这种洋名搬到正式媒体、正式场合,例如,最近北京某报的旅游广告中“川藏旅游知名品牌”其第一景就是“东方阿尔卑斯”,不知何地,不知何意?是我辈无知,还是宣传者肤浅地哗众取宠,公众自有公论。
西方有西方的胜景,东方有东方的风光。当是各有第一,各有千秋,各有长短。许多“之最”不在西方而在东方和中国。记得方毅同志生前说过:去过世界许多名山大川,总体来看,其奇丽壮美,没有一处赶得上中国黄山的。至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峻,希夏邦玛峰的险欹,玉龙雪山的瑰丽,无疑冠绝天下,倘若把这些名山都比喻为“东方的阿尔卑斯”之类,岂不是数典忘祖,自贬三等?
说中国的某些风光包括人物、事件像西方的某地某景某人某事,其心理习惯上还是将西方的什么视为正宗和权威,立为标杆参照,而我们的充其量只不过是相像而已。好像用洋名就沾多大光、提高多少知名度似的。这种心态和做法,第一不合事物本色,第二也是一种崇洋病态。本欲张扬,反而压抑;本欲突出特色,反而含混面目,是一种很不高明的公关宣传方式。
中华地好景无数,何必借洋名扬名?因此,我们的建议是:突出民族的风格来,亮出自己的正名来。